第八百五十章細說聖旨
關燈
小
中
大
第八百五十章 細說聖旨
“有關聖旨的制度,從戰國時期,延續到滿清亡滅,經歷過幾大變遷更疊的。”
唐順不卑不亢,娓娓道來:“秦始皇以前,凡上級對下級發的命令文告都可以稱為‘詔書’。”
“秦始皇一統天下後,定名號為皇帝,自稱為‘朕’,改命為制,令為詔。用和氏璧雕刻的玉璽銘刻有‘受命於天,既壽永昌’八個大字,以示‘君權神授’。”
“從此之後,秦始皇規定只有皇帝文告才能稱為‘詔書’。除‘詔書’外,還有‘制書’,兩者區別是“命為制,令為詔”。”
“旦凡涉及重大的制度方面的皇帝文告叫做‘制書’,也叫‘命’。皇帝所發布的對於某個具體的人和事的命令,稱為‘詔書’,即為‘詔’。”
“漢承秦制,隨著漢朝興盛,這方面的制度也是逐漸完善。有關聖旨的規矩,更為森嚴。”
說到這裏,唐順停頓了下,扭頭沖著店家頷首一笑,才接著講道:“自漢代開始,皇帝命令,分為四種。一為‘策書’,二為‘制書’,三為‘詔書’,四為‘誡書’。”
“這些史實,都有據可考。東漢史學家、文學家蔡邕《獨斷》文案之中便有記載:‘秦承周末,為漢驅除,自以德兼三皇,功包五帝,故並以為號。漢高祖受命,功德宜之,因而不改也……漢天子正號曰(yue)皇帝,自稱曰朕,臣民稱之曰陛下。其言曰制詔,史官記事曰上。車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輿。所在曰行在,所居曰禁中,後曰省中。印曰璽。所至曰幸,所進曰禦。其命令一曰策書,二曰制書,三曰詔書,四曰戒書。’”
“除此之外,唐章懷太子李賢的《漢制度》之中也有註釋:‘帝之下書有四:一曰策書,二曰制書,三曰詔書,四曰誡敕。策書者,編簡也,其制長二尺,短者半之,篆書,起年月日,稱皇帝,以命諸侯王。三公以罪免亦賜策,而以隸書,用尺一木,兩行,唯此為異也。制書者,帝者制度之命,其文曰制詔三公,皆璽封,尚書令印重封,露布州郡也。詔書者,詔,告也,其文曰告某官雲雲,如故事。誡敕者,謂敕刺史、太守,其文曰有詔敕某官。它皆仿此。’”
“魏晉、南北朝時詔令與漢代相仿。一直延續到唐朝,略有更改。”
唐順神色從容,不疾不徐,侃侃而談:“唐代詔令改為冊書,制書,慰勞制書,發日敕,敕旨,論事敕書,敕牒七種形式。”
“一般情況,由中書省起草,門下省審核頒行,規定凡制敕宣行,大事則稱揚德澤,褒美功業,覆奏而施行之。小事則署而頒之。在頒行的制書開篇往往有‘門下’二字,如《肅宗命皇太子監國制》開頭便有‘門下,天下之本……’”
“宋代的詔令與唐代相似,只是在細節方面有所變化。宋代皇帝的詔令,不論事情大小,‘非經二府者,不得施行’。其中二府指中書門下和樞密院。”
“詔令起草工作都是由中書門下議,而後命學士為之。《宋大詔令集》多以‘朕紹膺駿命’或‘朕膺昊天之眷命’開頭。”
聽著唐順娓娓道來,將聖旨的歷史延續說得繪聲繪色,如數家珍,店家的心,不由慌了。
原本冷然的臉色,都是開始變幻。
他那寬闊的額頭,都是隱隱冒出汗漬。
唐順卻是沒有在意,扭頭環視四周人群,含笑講述:“自宋以後,元代以蒙古語為國語,以‘國語訓敕者曰聖旨,史臣代言者曰詔書’。”
“據《經世大典序錄·帝制》記載,蒙文聖旨和漢文詔書開頭都有使用‘長生天氣力裏,大福蔭護助裏,皇帝聖旨’的說法。”
“這裏的‘長生天氣力裏,大福蔭護助裏’是蒙古文,漢譯意為‘上天眷命’,跟我們漢人常說的‘奉天承運’是一個意思。”
說到這裏,唐順停了下來,向著四周人群拱了拱手,才接著講道:“大家看影視劇,時常看到某某皇帝頒布聖旨,開篇都是‘奉天承運,皇帝詔曰’的說法。”
“其實,這個說法,是從明朝朱元璋才開始正式使用的。明代之前,是很少有這類說辭的。”
“據明代學士餘繼登《典故紀聞》記載:‘太祖嘗言:見人言動皆奉天而行,非敢自專也。’其詔書開頭就是‘奉天承運,皇帝詔曰’。”
“除此之外,還有制辭。其開頭的說辭便是‘奉天承運,皇帝制曰’。清代沿襲明制,只是多以‘奉天承運,皇帝詔曰’開頭,中間詔示內容,最後一般以‘布告天下鹹使聞知’或‘布告中外鹹使聞知’結尾。”
說到這裏,唐順看向年輕人,攤手示意。
年輕人見狀,楞了下,隨即反應過來,急忙將手中抱著的聖旨遞給了唐順。
唐順小心接過,緩緩打開聖旨,露出開篇的格式,示意給四周人群,道:“這封聖旨,頒布時間為明朝嘉靖年間。開篇以‘奉天承運,皇帝制曰’起草,是符合當時的規矩的。”
“另外,這封聖旨的內容,是嘉靖皇帝表彰嘉獎一個名叫周邦毓的人的。稱其孝道有加,特賜嘉獎,以示皇恩。”
“明代以後,‘制曰’是皇帝表達皇恩、宣示百官時使用的。凡是聖旨中表達皇恩浩蕩時,都以“奉天承運,皇帝制曰”開頭。”
“所以……”
話到這裏,徹底結束。
唐順放下聖旨,扭頭看向了店家。
以開篇格式,批判對方的聖旨是贗品,未免太過膚淺。
一時間,四周人群全都嘩然,紛議四起。
一雙雙眼神,看向唐順,如見天人。
我的媽呀,這人誰啊?
居然對聖旨的歷史如數家珍?
快快快,發微博,發朋友圈,今兒遇到牛人了!
不少人瘋狂起來,拿起手機快速拍照。
店家的臉色,一陣鐵青。
最開始的傲慢,已經消失不見,早已被陰沈所取代。
這小子,是來找茬的嗎?
店家看向唐順的眼神,掠過一絲陰狠。
垂著的雙手,都是已經攥起了拳頭。
這一刻,他有種想打死唐順的沖動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“有關聖旨的制度,從戰國時期,延續到滿清亡滅,經歷過幾大變遷更疊的。”
唐順不卑不亢,娓娓道來:“秦始皇以前,凡上級對下級發的命令文告都可以稱為‘詔書’。”
“秦始皇一統天下後,定名號為皇帝,自稱為‘朕’,改命為制,令為詔。用和氏璧雕刻的玉璽銘刻有‘受命於天,既壽永昌’八個大字,以示‘君權神授’。”
“從此之後,秦始皇規定只有皇帝文告才能稱為‘詔書’。除‘詔書’外,還有‘制書’,兩者區別是“命為制,令為詔”。”
“旦凡涉及重大的制度方面的皇帝文告叫做‘制書’,也叫‘命’。皇帝所發布的對於某個具體的人和事的命令,稱為‘詔書’,即為‘詔’。”
“漢承秦制,隨著漢朝興盛,這方面的制度也是逐漸完善。有關聖旨的規矩,更為森嚴。”
說到這裏,唐順停頓了下,扭頭沖著店家頷首一笑,才接著講道:“自漢代開始,皇帝命令,分為四種。一為‘策書’,二為‘制書’,三為‘詔書’,四為‘誡書’。”
“這些史實,都有據可考。東漢史學家、文學家蔡邕《獨斷》文案之中便有記載:‘秦承周末,為漢驅除,自以德兼三皇,功包五帝,故並以為號。漢高祖受命,功德宜之,因而不改也……漢天子正號曰(yue)皇帝,自稱曰朕,臣民稱之曰陛下。其言曰制詔,史官記事曰上。車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輿。所在曰行在,所居曰禁中,後曰省中。印曰璽。所至曰幸,所進曰禦。其命令一曰策書,二曰制書,三曰詔書,四曰戒書。’”
“除此之外,唐章懷太子李賢的《漢制度》之中也有註釋:‘帝之下書有四:一曰策書,二曰制書,三曰詔書,四曰誡敕。策書者,編簡也,其制長二尺,短者半之,篆書,起年月日,稱皇帝,以命諸侯王。三公以罪免亦賜策,而以隸書,用尺一木,兩行,唯此為異也。制書者,帝者制度之命,其文曰制詔三公,皆璽封,尚書令印重封,露布州郡也。詔書者,詔,告也,其文曰告某官雲雲,如故事。誡敕者,謂敕刺史、太守,其文曰有詔敕某官。它皆仿此。’”
“魏晉、南北朝時詔令與漢代相仿。一直延續到唐朝,略有更改。”
唐順神色從容,不疾不徐,侃侃而談:“唐代詔令改為冊書,制書,慰勞制書,發日敕,敕旨,論事敕書,敕牒七種形式。”
“一般情況,由中書省起草,門下省審核頒行,規定凡制敕宣行,大事則稱揚德澤,褒美功業,覆奏而施行之。小事則署而頒之。在頒行的制書開篇往往有‘門下’二字,如《肅宗命皇太子監國制》開頭便有‘門下,天下之本……’”
“宋代的詔令與唐代相似,只是在細節方面有所變化。宋代皇帝的詔令,不論事情大小,‘非經二府者,不得施行’。其中二府指中書門下和樞密院。”
“詔令起草工作都是由中書門下議,而後命學士為之。《宋大詔令集》多以‘朕紹膺駿命’或‘朕膺昊天之眷命’開頭。”
聽著唐順娓娓道來,將聖旨的歷史延續說得繪聲繪色,如數家珍,店家的心,不由慌了。
原本冷然的臉色,都是開始變幻。
他那寬闊的額頭,都是隱隱冒出汗漬。
唐順卻是沒有在意,扭頭環視四周人群,含笑講述:“自宋以後,元代以蒙古語為國語,以‘國語訓敕者曰聖旨,史臣代言者曰詔書’。”
“據《經世大典序錄·帝制》記載,蒙文聖旨和漢文詔書開頭都有使用‘長生天氣力裏,大福蔭護助裏,皇帝聖旨’的說法。”
“這裏的‘長生天氣力裏,大福蔭護助裏’是蒙古文,漢譯意為‘上天眷命’,跟我們漢人常說的‘奉天承運’是一個意思。”
說到這裏,唐順停了下來,向著四周人群拱了拱手,才接著講道:“大家看影視劇,時常看到某某皇帝頒布聖旨,開篇都是‘奉天承運,皇帝詔曰’的說法。”
“其實,這個說法,是從明朝朱元璋才開始正式使用的。明代之前,是很少有這類說辭的。”
“據明代學士餘繼登《典故紀聞》記載:‘太祖嘗言:見人言動皆奉天而行,非敢自專也。’其詔書開頭就是‘奉天承運,皇帝詔曰’。”
“除此之外,還有制辭。其開頭的說辭便是‘奉天承運,皇帝制曰’。清代沿襲明制,只是多以‘奉天承運,皇帝詔曰’開頭,中間詔示內容,最後一般以‘布告天下鹹使聞知’或‘布告中外鹹使聞知’結尾。”
說到這裏,唐順看向年輕人,攤手示意。
年輕人見狀,楞了下,隨即反應過來,急忙將手中抱著的聖旨遞給了唐順。
唐順小心接過,緩緩打開聖旨,露出開篇的格式,示意給四周人群,道:“這封聖旨,頒布時間為明朝嘉靖年間。開篇以‘奉天承運,皇帝制曰’起草,是符合當時的規矩的。”
“另外,這封聖旨的內容,是嘉靖皇帝表彰嘉獎一個名叫周邦毓的人的。稱其孝道有加,特賜嘉獎,以示皇恩。”
“明代以後,‘制曰’是皇帝表達皇恩、宣示百官時使用的。凡是聖旨中表達皇恩浩蕩時,都以“奉天承運,皇帝制曰”開頭。”
“所以……”
話到這裏,徹底結束。
唐順放下聖旨,扭頭看向了店家。
以開篇格式,批判對方的聖旨是贗品,未免太過膚淺。
一時間,四周人群全都嘩然,紛議四起。
一雙雙眼神,看向唐順,如見天人。
我的媽呀,這人誰啊?
居然對聖旨的歷史如數家珍?
快快快,發微博,發朋友圈,今兒遇到牛人了!
不少人瘋狂起來,拿起手機快速拍照。
店家的臉色,一陣鐵青。
最開始的傲慢,已經消失不見,早已被陰沈所取代。
這小子,是來找茬的嗎?
店家看向唐順的眼神,掠過一絲陰狠。
垂著的雙手,都是已經攥起了拳頭。
這一刻,他有種想打死唐順的沖動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